龙化村迎火神
龙化村迎火神简介
类别:民俗 级别:市级
龙化村距邢台市区45华里,地处太行山余脉丘陵地带。街巷宅院,沧海桑田,民风民俗,至今依然流淌着许多农耕文明的印迹和文化基因。龙化村民俗迎火神,即为将顺德府(邢台)府前南火神庙供奉的火德真君(火神),迎奉村中拜谒,民间俗称迎火神。
旧时龙化人烧饭取暖,喂养家畜赖以柴草及农作物秸秆。柴草秸秆堆积码放于房檐、厦棚、场院,稍有星火顷刻便会祸起萧墙,引发火患,甚至殃及乡邻。相传,当年一位在顺德府从事皮货生意的龙化人,得知顺德府前南火神庙供奉的火德真君,专司人间火德、火道、火事,便将其请到村中供奉,祈求护佑村民村舍,免受火灾火患。
这一民俗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朝年间达到鼎盛期,解放初及文革时期,因受“破除封建迷信”,“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袭扰逐渐冷落,进而藏匿“地下”流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通人和,世风匡正,迎火神得以复苏复兴,且日渐隆重。
正月十五灯节灯会,燃放烟火,热闹非凡,多是火灾的高发期。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会首便率队从村东路口(意为火神从邢台火神庙而来),迎接火神到村中戏台。望族供奉供品,信众恭敬接迎。继而,击罄上香,叩首拜谒。感恩火神赐予火种,延续人间烟火。祈求火神保佑,免受火灾之害。其盛况绵绵数日,直至正月十六日收官。
迎火神仪式隆重,参与人数众多,辐射面广,寓教于迎和拜。这一习俗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强化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对于防御火灾火患,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