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重温历史——站在最前线 重走抗大路
发布时间:Jul 16, 2019 | 作者:
“站在最前线”——纪念抗大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党性教育活动,从延安出发,历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探访抗大旧址、开展现场教学。追寻着抗大足迹,学员们越过黄河,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在这里,有抗大挺进敌后办学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处旧址——横岭阻击战旧址。横岭阻击战,也是由抗大学员独立完成的一场阻击战斗。
重走抗大路学员在横岭阻击战纪念碑前三鞠躬,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学员们在附近村民的引领下,沿着山路走进大山,寻找当年抗大学员阻击敌人的战场。横岭阻击战的胜利对于抗大挺进敌后办学有着深刻的意义。
学员们走进深山,在历史的发生地,近距离重温当年的历史,对领悟和传承抗大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邢台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介绍到,她曾三次来到这里,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她希望通过重走抗大路一系列的行动,助力抗大精神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离开山西,重走抗大路学员赶往保定阜平和石家庄灵寿,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和陈庄歼灭战纪念馆,继续追寻抗大记忆。
7月13日,上午八点钟,抗大小长征学员们来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看晋察冀精神宣讲报告,聆听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抗日故事,感受革命先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1938年底,抗大二分校在延安成立,随后于39年2月,抗大二分校全体人员东渡黄河来到晋察冀边区继续办学,一待就是五年。
当年,抗大二分校的学员们抵达陈庄之后,面对的是日军疯狂的围攻和扫荡,陈庄周边县城基本都被日军占领,学校距离敌军的控制线也仅有几十华里。敌机也时常从头顶掠过。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抗大学员艰苦学习,从不间断。
离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一行人来到了陈庄歼灭战陈列馆。陈庄歼灭战是当年抗大学员参与的又一场出色战斗,陈庄也成为抗大精神播种的又一片红色土壤。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并没有阻挡抗大学员的学习热情。抗大在这里开设政治课、军事课和文化课,英国教授林迈克为学员讲无线电技术,学员们一边学习,一边战斗,把战场当成最好的课堂。
途径25个县市,行程超过2500公里,历时八天七晚后,7月15日,“站在最前线”——纪念抗大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党性教育活动来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邢台浆水镇的抗大陈列馆。
80年前抗大总校在副校长罗瑞卿的带领下离开延安,于1940年11月转移至邢台浆水镇,在邢台浆水办学两年零三个月,谱写了敌后办学的辉煌篇章。这次重走抗大路,学员们感触颇深,所到之处都和抗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一路走访一路研学,对抗大之路和抗大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精华。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特色。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所锻造的抗大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一行人用八天时间感悟抗大先烈的心路历程,做好抗大精神的传承人,让抗大精神代代相传。
- 上一篇: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
- 下一篇: 无泼水不夏天,云梦山里嗨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