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花山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作家徐富敏创作的8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春风吹绿太行山》,该书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曾入选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近日,《文艺报》刊发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邢军纪撰写的书评《徐富敏<春风吹绿太行山>:一幅描绘中国农村改革的生动画卷》,生动解析了该书所蕴含的非同寻常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赏读这篇评论文章,感受《春风吹绿太行山》中的浩然之气与无限生机。

2019年,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花山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作家徐富敏创作的8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春风吹绿太行山》,该书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曾入选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近日,《文艺报》刊发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邢军纪撰写的书评《徐富敏<春风吹绿太行山>:一幅描绘中国农村改革的生动画卷》,生动解析了该书所蕴含的非同寻常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赏读这篇评论文章,感受《春风吹绿太行山》中的浩然之气与无限生机。
《春风吹绿太行山》通过前南峪的沧桑巨变,描绘出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关于我国农村改革的绚丽图画,为读者报告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深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无比威力,堪称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英雄史诗。作者以战士的姿态,写出了独特的太行人的农村改革,于是作品就具有了非同寻常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读过《春风吹绿太行山》便会强烈感知,作者是一个领略过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绝妙风景的人,是一个身在此山中,与大山发生血肉联系休戚与共的参与者,而不是“他者”。最要紧的,是他洞悉了主人公改革成功的秘密,发现了达到成功彼处的隐密路径。我们阅读的时候会深切地感到,作者所追求的、确信的、以全身的力气来肯定和歌颂的,就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革者的成功之路以及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的改革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前南峪村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打破旧的生产管理体制,艰苦创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党支部书记郭成志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高举科学种田的大旗,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人民过去几十年治山治树都无法解决的温饱问题;为大力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经济沟,因地制宜实行“集体专业承包责任制”,终于使昔日荒山变成了林茂粮丰的花果山,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所有这些事实完全证明,党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当时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这史诗般的主题面前,作家的创造性当然不是表现在被动地服从事件的外表的真实上面,而要着力表现的是如何真正掌握事件的本质及根本的、重要的精神上面。
中央一号文件中指示农村要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分田到户。对于平原地区的农村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福音,但对地域特殊的山区来说,若要脱贫致富,就不能不另辟蹊径。于是,郭成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专业承包责任制”的新路子。在中国盛行“一刀切”“大呼隆”的思维模式下,有独立见解和独立思想的人寥若晨星,而郭成志则是太行山上为民立命而屹立的“消息树”。作者提供了一组数字,在分还是不分的三次“全民公决”中,前南峪全村338户人家,主张分山的第一次为37户,第二次为24户,第三次仅有17户。这组数字足以说明郭成志的抉择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这也是他“不唯上,不唯书”精神的思想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在娓娓道来、层层剥茧的叙事后面,显现的是太行山人的精神特质。这些正是郭成志改革走向辉煌的隐密路径。与别处相比,他们或许是小众化和私人话语,是涓涓细流,但这一切得来,却是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锐意进取的思想大飞跃的结果。正是拥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前南峪人才焕发出换天改地的英雄气概。徐富敏正是把握了诸如此类的至关重要的思想脉络,才使自己的抒写不仅栩栩如生,且充满大山般的力度。作品描写了与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有关的各种人,但都统一在一种精神里,统一在必须克服任何困难,必须使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精神里。在这幅如何达到成功的图画中,从党中央,一直到农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直到太行山区的妇女和儿童,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任务,都为成功所不可缺少;同时,力量和作用虽有大小之分,主要和次要之分,又因为统一在一个意志里而各人都显得突出和鲜明。作者的直接描写,主要是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和党支部书记郭成志与“老房东”孟永平接触时的场面。一方面,描写了他对于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革中,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特别针对前南峪村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冷静、全面、精细地分析和正确的判断,然后果断地指出,前南峪因地制宜实行集体专业承包责任制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同时,也描写了他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沉着、从容以及平实无奇得像一个普通农民的那种神情。又一方面,描写了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和普通人民群众的关系,他和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普通农民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展现了他诚心诚意地关心爱护劳动人民的精神。
所有人物在作品中都作为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脉搏而跳动,同时都有自己生动的面目和个性。由这些人物和全部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是具体的,最富于实际精神的,它是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然而却是普通人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因而它也最能感动人和鼓舞人。以这部作品所达到的史诗精神而论,我以为它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革以来优秀的长篇报告文学之一,是一部在党领导下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鸿篇巨著,无论是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成就。它的问世,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