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元宵节文艺活动地图,大家快来看吧!
发布时间:Feb 18, 2019 | 作者:
今天,2月18日,正月十四,邢台县的文艺活动相继展开。
咱邢台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就诞生了丰富多彩,甚至是传承悠久的元宵节庆祝和民艺活动。这里,我们给大家整理下,给大家元宵游玩做一份向导。
崔路村位于邢台市区西部10公里。2018年底,崔路村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崔路的提灯会由来已久。"游庙"是正月十五最具诗意和内涵的集体活动。崔路人所说的"游庙"就是提灯会,每家每户都会将自制的灯笼于正月十三挂在街上,或祈福或展示。十五那夜,明月高照时,各个姓氏提灯的人列为一队,分别在各姓氏的大会首带领下进行"游庙",即按照顺序转全村中十三四座庙宇。队伍行进时有讲究次序和规律,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着村人生活一天好过一天,人丁兴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游庙"都有宏大的方阵,大会首手持令旗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然后是锣鼓开道,鞭炮齐鸣,紧跟着是高举的当年生肖灯笼,其后是书写着"肃静""回避"大字的灯笼 ,再往后是随行的社火,最后是绵长的灯笼队伍,场面十分浩大。随着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和保护,往日"闹元宵"的景象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路罗镇桃树坪村—黄河一转600年
正月里,最不想错过的民俗活动就是邢台县桃树坪的转黄河了。
桃树坪村位于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太行山深处-山西河北交界处。该村最突出的文化名片是传承了六百多年的元宵节“转黄河”民俗。这一民俗原称“转九曲黄河阵”,源于秦晋黄河沿岸一些地方,尤以山西吕梁地区为盛,日后东渐祁县、太谷等地。明永乐年间,随着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潮,传过太行山来到太行东麓。最先在桃树坪村定居的赵氏先祖就是大槐树移民中的一支。“转黄河”在桃树坪村的历史和村史一样长。
“转黄河”民俗早已融入桃树坪人的生活。日暮黄昏,炊烟袅袅,时间临近,原本平静淡漠的村中忽然躁动起来。晚上七点多,村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口出来,人流汇合至村南黄河阵处。随着掌事人一声号令,为首的几名年轻人敲锣击钹进入黄河阵,村民随后鱼贯而入,跟着锣钹鸣响“转黄河”。
桃树坪的黄河阵摆开纵横大概三四十米见方,每行每列19根木桩杵在地上,共361根,如围棋之数。阵口另有4根木桩分做出入门口,一共365根,合一年周始之数。阵型路径玄妙,为九组万字型小阵组成,由入至出,走遍围合内所有道路而不重复。史载“此阵内藏先天之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连环进退,井井有条。”黄河阵正中间高树一杆天灯竿,高约三丈,上悬明灯一盏,影影绰绰。阵外围木桩张灯结彩,有灯线点缀彩灯通向天灯竿,如伞状。
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串串黄河腿不疼,看看天灯双眼明;转转黄河圈,能活一百年;转转天灯杆,全家保平安;摸摸天灯杆,能去考状元。“转黄河”包含着桃树坪人对来年生活祈福,保佑四季每一天健康平安的美好寓意。
今年,桃树坪的转黄河活动时间为:正月十四、十五晚七点半左右,正月十六上午九点左右,十六上午有请龙王、舞龙、舞狮。
地址:邢台县路罗镇桃树坪村
时间:正月十四——正月十六
梆子腔:大山里的回响渐唱渐远
二胡、铜锣、边鼓之声,却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在邢台县桃树坪村,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桃树坪梆子腔,仍在村中唱响。这古老的腔调,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智慧结晶。然而,传承面临后继乏人,桃树坪梆子腔的未来发展充满严峻的挑战。
“梆子腔”在清朝末年传入桃树坪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源于从陕西流传而来的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秦腔流传至此,村民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再融入本地方言和腔调,成为独具特色的“桃树坪梆子腔”。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再以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多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采用跳进,闪板形式,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而粗犷。
桃树坪的梆子腔名气越来越大,今年被很多村子请去唱大戏了,想去看听梆子腔的,请记录: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二在白岸乡许家村演唱。十三至十七在显德旺附近邯郸武安得意村。
牛豆台二月二祭龙母
农历二月二,是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的日子。
邢台县路罗镇牛豆台村村民们一大早起来就忙活着为一年一次的祭龙母民俗做准备。
通过多年演变,该民俗活动正逐渐成为以表演为主的特色文化,迎送祭奠龙母活动和唱大戏、扭秧歌等节目一起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十 里八乡的乡亲和城市市民前来观赏。
牛豆台祭龙母的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说,九龙圣母原为山村的一名村姑。一天,到村南的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从上游漂来一个桃子,就顺手捞起来吃了。之后,村姑的肚子就一天天大起来,就像怀孕一般。村里闲言碎语多了起来,父母也以为她在外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情,在一顿训斥之后,把村姑送到深山里去,让她自生自灭。时间一长,家人念起山中的村姑,前去看望,当家人来到一座山洞,见村姑已经死去,有九条大蛇(龙)围绕在村姑身边。这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巨蛇托起村姑腾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这件事在村里迅速传开,村民才明白,原来村姑是圣母,生了九龙,并在村南盖了庙,立起了九龙圣母的神位。
以后每年的二月二或者大旱之时都要祭祀九龙圣母,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牛豆台二月二祭龙母活动,早就是邢台地区周边最大的祭祀龙母活动,史称一府九县龙王庙:一府顺德府(邢台市),九县邢台县、沙河(市)县、南和县、平乡县、广宗县、唐山县(尧山县、隆尧县)、巨鹿县、内丘县、任县。